10.29.2011


剛到美國的時候,其實是有點失望的。即使早已做了心理準備,告訴自己目的地只是個小鎮,電影裡的各種場景絕對不會出現,況且本來在台灣的家就已經鄉下到不行,應該不會太慘吧!

應該都只是應該,一望無際的玉米田緊緊包裹著這小小的大學城,美國甚麼都大,空間也很大,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對於台灣來的我遠得誇張,加上沒有交通工具的狀態下,幾乎把自己關在家裡近一個月。之後雖然漸漸往外走,但全都是"目的性"的移動,而這個目的無非是吃,或者是採買,食衣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大概就是所謂的"生活"。

老實說我對於這種生活相當的厭倦,又得不斷告訴自己「妳是來念博士的,讀書讀書!」。那個求知慾廣泛、好奇心氾濫的自己,就只能限縮在一堆assignment跟報告裡。就連課外書、舞台劇、電影,以及郊遊這些最基本的心靈雞湯都沒有,這種知識與趣味貧乏,what a fucking life~!!!!!!!!!!!!!!!

最近生活出現了些變動,有點劇烈,有點令人不知所措,但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現在這麼覺得。假如事情莫名的發生,那這樣的安排有一定的理由,即使讓人疲憊不堪,那也一定是為了等待更多的美好。就譬如說,如果沒有這些鳥事,可能到現在我還不會在這迪卡爾布小鎮漫無目的散步了一個半小時....................

只是想把相機裡的底片拍完。即使是一成不變的風景,都想看看自己在這兩個多月來的思考與視角改變了多少。實驗結果是,改變多少無從比較,這兩個月來的照片都還躺在抽屜"嗷嗷待洗"。倒是,這小鎮也沒有那麼無聊呀!小小的downtown有無數間有趣的小店。在其中一間應該封為迪卡爾布區最有品味的....嗯.....店(說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歸類),居然也讓我感受到一抹安心的歸屬。在離家近八千英哩的小鎮,小小雜俬就像回到了去年的simple market,線香與配飾映出西門町小店的景象,滿佈的香氛想起跟你一起挑香水到嗅覺失靈的那刻。在店裡的小閣樓呆站著,一下下也好,只是想感受被熟悉擁抱的感覺,再心滿意足的揀了兩張年代久遠的明信片,結帳離開。

一個下午門開一扇又一扇,一開一關風景皆異,每個店主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視角蒐集珍品,堆疊出不同的矩陣,閒晃的同時,也穿梭了不一樣的生活態度。有些違和、有些熟悉。那麼我呢?是不是也不用在乎自己是不是個英文仍舊破爛的台灣人在異地生活的疏離感,做該做的事,找自己的新鮮,也是一種異鄉人獨有的生活態度?

I am just going to enjoy every part of my life~!!這是承諾過自己的事。
那麼,就真的盡情的享受每一步吧!即便它不是那麼容易被享受的!還是要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可以跟你分享的精彩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