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晚上八點,搭著我阿木的車從台中高鐵站回家!
不是我不孝,線西鄉是一個三小時只有兩班公車,錯過了傍晚6點55分的公車後,下一班是晚上10點10分!我老木開車技術良好,雖然她有太陽下山就搞不清楚方向的魔咒,但車上那台MOMO購物台特價的衛星導航兩光雖兩光,還是可以有一點作用!
線西鄉跟其他鄉鎮有明顯的分際,當路燈跟房子的密度急速降低,稻田跟房子間隔平衡,就表示踏入了織女的故鄉─線西鄉!
我常說,線西有三寶,鎘米、綠牡蠣、戴奧辛鴨蛋!這還確確實實是線西鄉三寶!
小時候走到幼稚園的路上,兩旁都是隔壁的嬸婆掏著牡蠣,老實說味道不是很宜人,但我很愛,那是屬於海的味道。後來,在我記憶系統還沒發育完全之前,牡蠣全部消失了,聽外婆說是因為污染,牡蠣全變成綠色,可是不是說是”青蚵嫂”嗎?綠牡蠣有甚麼不好?
味道,也是這個鄉鎮特有的特產。
晚上固定六點半,只要窗戶開著,一定聞的到豬屎鴨屎摻雜的味道!我曾經問過我媽,這些豬跟鴨是定時拉屎嗎?為什麼每天都是這個時候聞的到?還沒得到解答的時候,豬隻因為口蹄疫全部撲殺、鴨寮也在前幾年因為戴奧辛汙染事件紛紛倒閉。
原本整個鄉鎮賴以維生的傳統產業,紛紛凋零,在這鄉鎮我所有的親戚們賴何維生,我也沒搞懂!對了,住在鄉下的一大特點是,整個鄉鎮都是你的親戚!!
我在這個鄉鎮扎扎實實的住了18年,18歲那年搬進了東海五坪大的和式房間,房東何清溪先生很有人情味,照顧了我和眾多同學們六年的時光,一直到現在搬進台北七坪的小貴婦套房也一年多。前前後後總共25年,線西鄉,變得不多、也變得很多。
變得不多,全台灣哪個鄉鎮找不到7-11,歹勢,線西鄉沒有!
變得很多,幾年前初一十五溫安宮廟庭一簍一簍緊緊相連的供品,聽說現在變成了年繳一千元,廟公幫你拜!
這個鄉鎮有太多的故事,我知道的不少不多。在我出生之前所發生的事,因為我阿木當年為線西鄉編輯鄉土教材蒐集資料時,我知道了一些;在我出生以後的事,因為急於想離開鄉下,而離開後卻又發現自己對這個鄉有著極大的鄉愿,少知道了一些,又多知道了一些。
最近沉溺在一堆台灣文學中,每每看完一篇屬於極鄉村的小故事,就有大大的震撼感!劉小毛感動的哭點很低,說哭了沒有甚麼說服力!只能說每一篇都讓我流眼淚了,不是往臉頰流,是往心裡流!
於是,我有一個小小的決定,在去更遠的地方之前,我想把這個我生活了18年,等了我7年,而未來還會不斷增加等待時間的小小鄉村的故事記錄下來。純粹是毫不客觀、毫無理性、濫情的感知,不是甚麼歷史事實!在出去看世界之前,我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認識了最最最根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