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寫這篇好像有點晚,但必須承認的事很多東西我在第一瞬間是沒有感覺的,重複看了幾便以後才發現自己被深深撼動。
相差21歲的戀情其實不稀奇,當然是指男大女小,但女大男小就容易被質疑,Hanna從不撒嬌也不溫柔,撇開激情成分來看,她到像是長輩對待Michael,Michael 毫無疑問的盡情發洩,在生理愉悅與心理愉悅間交錯,以為那是愛情後來告訴自己不是愛情,失去後才發現毫無疑問的那是愛情。
Hanna入獄後的唯一希望是一卷又一卷朗讀的tape,也是她不再強悍的理由,然而,遺棄20多個年頭的強悍,迎接的不是期待中的溫柔,而是冰冷帶刺的質疑,也難怪決定將最後的生命遺留在牢房中。Hanna結束自己的生命,我想不僅是對於出獄後將會迎接的失落,而是將自己永遠留在生命中曾經無限溫柔的柔軟空間。
而Michael 呢?20幾年前的直率換來20幾個年頭的封閉,受傷的陰影太大因而無法再打開心房,世俗道德的理智與內心真摯情感的交錯,讓Michael 無法面對Hanna也無法說出自己內心的溫柔,他朗讀,透過錄音帶,一方面撫慰獄中的Hanna,一方面帶自己回到20多個年頭那毋須在意世俗道德的單純時光,朗讀,是他們獨有的愛的表徵。
愛情有許多種型式,某些能被慷慨接受,某些則不能,而這種外界所給予的不能,如果侵蝕了當事人的心,那麼愛情最初的簡單與單純,就會變得羞愧複雜。
或許Hanna和Michael仍不知道那段沐浴、朗讀、做愛,那段完全不被世俗眼光所接受的關係模式,是兩人愛情最純淨的時刻;而之後Hanna所背負的納粹罪名,Michael接受了世俗道德觀也多少對了自己的年少輕狂下了負面註解,種種外在因素使兩人不斷包裹自己。
20多年前,他們將自己包裹在兩個人的世界,20多年後Michael 多少也像世人一般,認為那段時光是必須隱藏在檯面下的愛慾。
單不單純該由自己定義,罪惡感所舉的禁止牌傷害的不只是Hanna敞開的心,還有Michael 自以為早已消逝的愛情跟柔軟的自己。
昨天晚上零散的看,今天也零散的寫。
The reader典型的是書勝過於電影、原文書又勝過翻譯書許多的作品
這些掙扎只是書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希望我雜亂的思緒不要貶損這部作品的價值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